找到相关内容242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原典研习─绪言之二

    。则慈悲行,便不免成为人间的福善事业。  第三种外延的型式为持戒。就持戒而言,不管是出家众或在家众,首先受的就是“三皈依”戒。然后在家众再受五戒、菩萨戒。出家众再受沙弥戒、沙弥尼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4965984.html
  • 清嘉庆朝治理教门对策述略

    危害,对白莲教等教门厉行严禁,并特立律条:“凡师巫假降邪神、书符咒水、扶鸾祷圣、自号端公太保师婆,及妄称弥勒佛、白莲社、明尊教、白云宗等会,一应左道乱正之术,或隐藏图像、烧香集众、夜聚晓散、佯修善事、...

    郑永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4166157.html
  • 宗教心理学的意涵及其功能之研究

    自决而有意的奉献”,其意谓在一般的情形之下,因善意或道德的理由,所行之善事,果系有意的完全为荣耀上帝而行,即确为崇拜之事,此论至为切当(夔德义,1935)。   5.崇拜与祈祷的研究   在崇拜中有...

    黄文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2366201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(白 话 解 释)

    相布施的自性不可得。  菩萨是应该这样的安住,这样的行施,所以如来说:菩萨但应如所教住!为得到善报而去进行布施做善事者,绝不是真菩萨,而仍然是痴迷无明的人。  菩萨行有六种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...

    刘永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1366297.html
  • 漫说中国佛教的弥勒上生信仰

    只是传统业报轮回说的实际运用,并无新意,但这样一来,上生信仰的侧重点改变了,由原来的向往未来生天可能享受到的极妙乐事,变成了现在必须脚踏实地的去坚守戒律,多作善事。   按吉藏等人对“兜率”的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0466382.html
  • 弥勒法门——“真实大方便门”

    仙人护持佛法,这是善事,我也要做!”说完,小兔子就“噗!”地一声,比兔王妈妈还先跳进火灶里,兔王妈妈随即也跟着跳人火坑。等到兔肉烧熟了,山神就告知一切智光明仙人,仙人听到山神所说,悲痛欲绝!立刻发下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1666398.html
  • 六门教授习定论

    善护诸根等,四净因应知。正行於境界,与所依相 符,於善事勤修,能除诸过失。   戒为定之资粮,住戒而後得定,故习定必先之以戒。是戒专对修定人所特有助力者说,即能为戒清净之因者,凡有四种:一善护诸根,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666674.html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(2)

    一切善行亲近佛法僧,办一切善事得佛助力之功夫方法,此法为增长净化力量强化真如薰习作用者,亦于清净境界之增长历程中同时消化业障,因善行亦即针对恶业习染之对治而作之勉强行,在勉强行中即消恶业。“大愿平等...过罪故。云何修行忍门?所谓应忍他人之恼,心不怀报,亦当忍于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等法故。云何修行进门?所谓于诸善事,心不懈退,立志坚强,远离怯弱。当念过去久远已来,虚受一切身心大苦,无有利益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0467298.html
  • 情绪管理(四)

    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很显然的,我们必须知道哪些是恶事不可做,哪些善事必须做。行善之后还要自净其意,也就是必须以清净心行善。总而言之,没有分别心是指没有恨心,没有贪心,没有执著。所谓的好人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167453.html
  • 求那跋陀罗对中国禅宗的贡献

    何须别处寻讨”(《十四科颂》)。六祖亦从思念上谈自性三身及善恶知行问题。他说:“世人性本清净,万法从自性生。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,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,如是诸法在自性中。若过善知识,闻真正法,自除迷妄...

    田光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667460.html